怎么样观察自己的病情1脸色发红多为风热感冒;颧骨潮红多为肺病;脸色苍白为气血不足;脸色发黑恶性贫血药物副作用多出这种象;眼圈发黑多出失眠过度疲劳或妇女月经期;脸眼皮肤发黄常出肝炎胆囊胆道性疾病;面部青紫为缺氧象常呼吸循环障碍发生如先天性心脏病重度心瓣膜病等2嘴里发苦多为肝胆有热;口腔有食臭味多为胃中有热或胃病;口吐酸水多为胃溃疡病;舌色发红无苔属于胃阴亏损;舌苔发黄胃肠有实热 舌质淡白为气血不足3口吐白痰黄痰及痰中带血多为肺脏有病;大口吐血多为溃疡病血或肺病出血4小便发红为体内有火;小便短小或次数过多可考虑肾脏有病;小便尿道疼痛多尿道膀胱有炎症出现;大便有鲜血多为痢疾痔疮及肿瘤出血;大便出血发黑多为胃肠出血;大便溏泄而不消化多属脾胃虚寒;大便泄泻伴有粘液肛门灼感肠胃有热 5全身疲乏无力常糖尿病甲状腺机亢进肝炎胃肠病中出现;全身皮肤出现红斑瘀血可考虑血液方面疾病;全身发冷发烧而有定多为疟疾;经常头晕头胀多为血压高;全身消瘦明显应及到医院作全面检查找出原因进行治疗上述情况日常生活中如注意观察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日治疗中医:望神知病谓之神   察面,是古老医学流传至今的“望诊”;内容之一。这里先说一个故事,据《史记》记载,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路过齐国,见到齐桓侯,一看齐桓侯的面部神色有患病的征象,就对他说: 便秘也要因病用药   出汗是健康的标志。然而,人能不能出汗,却预示着病情是否康复。例如,有些人偶感风寒,总是喝完姜汤后卧床,盖上被子,一旦出了汗,病就基本上好了。   人的身体分布着300万左右的汗腺。汗腺是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的细管状结构。汗腺一端为分泌部,有分泌汗液的作用;另一端为排泄部,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称为汗孔。汗液的排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同时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出汗是健康的标志  出汗是健康的标志。然而,人能不能出汗,却预示着病情是否康复闻味看色辩疾病 从人体的各种分泌物或排泄物的“气味”“颜色”的改变,可以是识别疾病的一种信号。一..尿液   正常新鲜者为淡黄色、澄清、透明。尿色的改变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可次提示泌尿系统、肝胆系统、血液系统发生了某些病理变他。   (1).黃色尿 如果尿液呈深黄色或红茶色、並且振荡吋尿液上出现黃色泡沫,则提示人们可能是胆道受阻,这是因为胆道受阻,大量胆汁反流入血,通过肾脏排出,则可使尿液因含有大量黃色胆红素,而变成黄色尿。黃色尿常見于肝胆系统疾病,如急性肝炎、胆囊炎合卉胆石症、总胆管结石、胰头癌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等疾病。   (2)乳白色尿 当尿中混有淋巴液时,因淋巴液中含有大量脂肪微粒,则可使尿液浑浊,並呈乳白色。乳白色尿又叫乳糜尿,后者常见于丝虫病引起的淋巴管阻塞。脓性尿中混有大量脓细胞,也可呈乳白色。脓性尿见于泌尿系统化脓性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淋球菌性尿道灸等。   (3).黑色尿 黑色尿指尿液呈黑色,如同酱油,或呈棕褐色,如同葡萄酒。这是由于患者血液中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发生急性溶血,使血漿中游离的血红蛋白升高,进入肾脏,产生血红蛋白尿所致,常见干血型不合的输血、蚕豆病、恶性疟疾并发黑尿热等疾病。黑色尿提示患者病情凶险危在旦夕,应尽力釆取搶救性治疗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   (4).红色尿 当有血液进入尿中时,则可使尿液呈鲜红色或呈洗肉水样,故又称血尿。如1升尿中混有1-2毫升血液,即出现肉眼所见的血尿,血尿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泌尿系统任何器官发生炎症如肾盂肾炎、膀胱炎、肾结核等疾病时   ;②得了免疫性疾病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紫癜性肾炎等疾病;   ③得了泌尿系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在等疾病时;   ④泌尿系统任何一个器官受到创伤时石油如肾挫伤、外伤性肾破裂、输尿管损伤、尿道损伤等情况;   ⑤長了肿瘤时,若中老年人出现无痛性血尿应警惕长了泌尿系肿瘤,如肾癌、膀胱癌等;   ⑥.药物性血尿,如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感冒通、庆大霉素剂量过大,用药过久等。   (5)其他颜色,药物性使尿液颜色改变,如服用核黄素、复合维生素B、痢特灵时尿呈深黄色,服利福平后尿呈橘红色,服氨苯喋啶后尿呈荧光的淡藍色,二.粪便 正常健康人粪便呈棕黃色这是因为正常人粪便中夾杂着一种叫胆红素的关系。   (1).黑色或柏油状粪便 见于上呼吸道出血,如溃疡病出血,食道动脉曲张破裂,消化道肿瘤以及休克、脑血管意外、严重燒伤等引起应激性溃疡。此外若服铁剂、铋剂或进食动物肝脏后,粪便也可呈黑色。   (2)陶土色粪便 胆道完全梗塞时,如阻塞性黄疸。或服钡餐造影后粪便也可呈陶土色。   (3)果醬色粪便 阿米巴痢疾特征性粪便,腸套叠时也可见红色葡萄浆样粪便。   (4).血色粪便 可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如痔瘡、肛裂、肠息肉、结肠癌、放射性结肠炎。宫颈癌放疗后也可出现血色大便或服用酚酞、保泰松、利福平、阿司匹林后及进食西红柿、西瓜、红辣椒也可能使粪便呈红色。   (5)绿色粪便 多见婴幼儿急性腹泻也见自空肠弯曲菌肠炎。三.白带(是由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及子宫内膜的分泌物加上阴道粘膜的渗出液)正常健康女性阴道流出的一种乳白色或无色透明,无异味呈酸性的少量液体分泌物。   (1)白色或灰黄色白带 如果发现内裤上的分泌物为黄色或黄中带浅绿色,有泡沫,怪味。并伴有阴道燒灼感、外阴瘙痒,可能为滴虫性阴道炎。   (2)凝乳状或豆渣样白带 为念珠菌阴道炎的特征,常伴严重外阴瘙痒或灼痈。   (3)灰色均质鱼腥味白带 稀薄少量至大量,味道难闻,常见于细菌性阴道炎。   (4)脓样白带 呈黄色或黄绿色、粘稠、多有臭味、为滴虫或淋菌等细菌所致的急性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管炎均可引起。宫腔积脓,宫颈癌、阴道癌或阴道内异物残留也可导致脓祥白带。   (5)血性白带 白带中混有血液,应考虑宫颈癌、子官内膜癌、宫颈息肉或粘膜下肌瘤按放宫内节育器亦可引起血性白带。(   6)水样白带 持续流出淘米水样白带如果还伴有奇臭,一般认为晚期宫颈癌、阴道癌四.痰液   痰是呼吸道分泌物,正常人痰液呈无色或灰白色。   (1)黄绿色痰 是阵旧性脓痰常见于肺部感染性疾病、大叶性肺炎吸收期。   (2)绿色痰 多为肺部绿脓杆崮感染或干酪性肺炎的慢性支气管炎。   (3)红色或综色痰 常见于急性肺水肿,如早期肺结核患者,痰中还带血丝,患者有少量活动性出血。若为老年人,应老虑有支气管腺癌的可能,如整口大量血痰表示支气管小动脉破裂,多见于支气管扩张咯血。   (4)铁锈色痰 由于含有变性血液多見大叶性肺炎实变期。(   5)白色泡沫痰 常见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疾病。   (6)果酱色痰 常见于肺寄生虫病,如肺吸虫病、阿米巴肺脓肿等疾病。   (7)灰色或黑色痰 吸入灰当尘过多会咳出灰色痰,吸入碳粉过多痰会呈黑色。   (8)异味痰 肺部厌氧菌感柒时咳出味道很臭的痰。如何通过观察大便颜色来判断病情 大便的颜色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故一直为医生所重视。正常人大便为黄色,但当消化道有各种不同的疾病时,大便的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对大便颜色的观察,可获得疾病的最初信息。   1、红色便 往往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如直肠、肛门部肿瘤、息肉;肛裂;痔疮等。因鲜血粘附于粪便表面,故呈红色。   2、白色便 各种梗阻性黄疸,如胆囊炎、胆石症、壶腹部癌,由于胆总管阻塞后,胆汁进入肠腔减少,加上肠道内容物中含有大量脂肪,大便因缺乏黄色的粪胆素而呈白色或灰白色。   3、红白色便 结肠炎性疾病或肿瘤时,如细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溃疡型结肠炎、大肠癌等,因粪便中含黏液脓血便而呈红白色。   4、暗褐色、黑色便 主要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癌、门脉高压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空回肠的少量出血,因血液与胃液流到肠腔内,血液经肠道细菌及酶的分解破坏而生成黑色的二硫化铁所致。此外,吃家禽畜血、服用铁剂、铋剂及活性炭之后也可排黑便。   5、浅黄色、深黄色便 肝细胞性黄疸时可排出浅黄色便,而溶血性黄疸时则排出深黄色便 。大便中也有信息 提起大便,因其属“不洁之物”,人们常会做出捂鼻而过的动作。殊不知,大便在辨病中还有功不可没的一面。因为大便是在消化道内,特别是在结肠中形成的,它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消化道生理和病理的许多方面,是诊断疾病,特别是消化系疾病不可缺少的材料。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将大便的检查列为所有病人不可省略的“三常规”之一,这是很有道理的。医学中有专门研究粪便的学科,积累的科学文献极其丰富,直到今天,这项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正常大便究竟是些什么呢?除了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衰老死亡的肠上皮细胞及润滑肠道所需的黏液外,还有死亡的肠道细菌。   从大便次数谈病   健康人排便习惯差异大,每天一次者占60%,一天几次者占30%,几天一次者占10%。现在公认的正常标准是:每周3次至每日3次,当然还要结合个人一贯习惯来作出判断。一般说,日超3次是腹泻,3天以上排便一次属便秘。腹泻与便秘的直接原因是由肠道蠕动情况决定的。   从大便性状谈病   大便水分的含量决定大便的性状,一般水分含量不超过大便总重量的85%。从大便性状看,可分为成形便(排至便器中保持固定形态)、稀水便、硬便(呈硬块状或粒状,常形容为羊屎样)、脓血便和黏液便(排出很多如鼻涕样黏液覆于粪便表面,甚至全为黏液)等。其中稀水便常与腹泻相关乃人所共知,脓血便常指明肠道黏膜有重度炎症、溃疡甚至肿瘤,而黏液便多表示肠道受刺激。   从大便量谈病   大便量与进食量关系最密切,常言“吃得多,拉得多”。当然和食物的种类也有关,纤维素多的食物使大便量多,因为被吸收成分少。如果进普通膳食,大便量很多,就要考虑有无吸收障碍疾病。   从大便颜色谈病   大便颜色正常为淡黄至淡褐色,颜色深浅主要由粪中一种称为尿胆元的色素含量所决定,也和食物种类及量有关,多肉食者色偏深,多素食者色可偏淡,可见即使是健康人,大便颜色也非固定“清一色”。   但在患病时,大便的颜色真可谓“五颜六色”了,这是由病理成分决定的。最常见的有:   红色便:见于各种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引起出血的原因可为溃疡性结肠炎、痢疾,尤应警惕结肠肿瘤。肝硬化、溃疡病等大出血时亦可排出鲜红色血便,说明病情危重。   黑色便:一般发黑乃至发亮、油光光的黑色,病人自己可描写为柏油(沥青)样,多系上部消化道因溃疡病、肝硬化、胃癌等引起的出血。有时服用某些药物(如中药或铋制剂)也可使大便发黑,但很少会“发亮”,吃动物血可“发亮”。   陶土便:因为胆汁完全排不到或部分排不到肠道内参与大便颜色的形成,故大便色如陶土,说明胆道系统发生了阻塞(结石、炎症、肿瘤等),这类病人多伴有黄疸。   绿色便:如果不是吃绿色蔬菜太多,绿色便多说明胆汁经异常通道进入了肠道。   从大便气味谈病   大便气味主要由食物种类决定,富于蛋白质的食物,如肉、鸡、鱼类,因产生较多的胺及氨,臭味大;而吃蔬菜者大便不太臭。值得一提的是:淀粉类消化不良病人,大便有酸臭味;而结肠癌肿病人的大便可有一种特臭味。   从肉眼观察大便谈病   应该养成排便后观察大便的习惯,“低头一望值千金”,在这里也是真的。大便食物残渣很多,甚至是原来吃进去未消化的食物,提示消化不良,应进一步追究其原因。偶尔能发现线状钩虫、白色碎片状的绦虫节片、圆绳状白或肉红色的蛔虫等。有时能发现随大便排出未消化的药片(丸)等等。   从大便的特殊检查谈病   医院化验室可通过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诸多方法,检查出大便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脓球,说明炎症、出血的存在;可以发现多种虫卵及细菌,也许它们正是疾病的罪魁祸首;极微量的胃肠道出血可以被隐血试验检出而提醒医生和病家究其根源;可以定量检查大便中残存的不同营养成分,判断各种营养成分的吸收情况;还可检查某些特殊成分,协助诊断结肠肿瘤或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   以上是为叙述方便而分开来讲的,实际情况中则是多种情况的组合,问题当然比较复杂,不过你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仔细观察检查大便,会为全身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乃至生理状况提供多么重要的信息。